19年“越管越宽”!他把义务巡逻队干成乡村“万能服务站”-中国文明网

19年“越管越宽”!他把义务巡逻队干成乡村“万能服务站”

发表时间:2025-04-02 来源:中国文明网
字体:
打印:

  他牵头建立义务巡逻队、消防队守护全村,巡逻、救火、救送病人等,样样都干……他就是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义务巡逻队队长李涛。

  李涛带领队员,穿梭在辖区铁路沿线开展常态化巡逻。湖北省文明办供图

  义务巡逻队的诞生

  2006年,李涛带着对家乡发展的憧憬返乡养猪。然而,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丁店村地处偏远,处于两县交界,复杂的地理环境给盗窃团伙提供了可乘之机。短短半年,李涛家就被“光顾”了三次,财物损失不说,他关注到村民们的安全感也因此受到影响。李涛深知,要想让村民们安心生活,必须采取行动。

  经过深思熟虑,李涛拿出自己的积蓄,买来迷彩服、手电筒、胶鞋和一辆二手吉普车,拉上6位热心村民,正式成立了义务巡逻队。白天,他和妻子马娟一同种田、经营小酒厂,到了夜晚,他便带领着队员们穿梭在乡村的小路上。起初,村民们对这支义务巡逻队半信半疑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巡逻队的付出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义务巡逻的范围逐渐扩大,从丁店村扩展到麻城镇朱庙、雷集等8个村。

  村级消防队的组建

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空调、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走进了普通家庭,意外火灾事件也随之增加。麻城镇没有消防站,而从掇刀区消防车赶到雷集片区的8个村需要耗费大量时间,这无疑给火灾救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2015年,李涛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问题,他买来一辆洒水车,改装成消防车,在公安、消防等部门的支持下,建起了一支村级消防队。

  每当火灾突发,李涛总是冲锋在前,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化解群众的“燃眉”之急。有一次,丁店村村民杜秀珍家的养猪场因电线老化起火,危及上百头猪。当时已是凌晨3时,李涛接到电话后,迅速和另两名义务巡逻队队员驾驶消防车赶到现场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,终于将火势扑灭。望着被烧伤的几头猪,杜秀珍感激地说:“多亏了李涛和义巡队,要不是他们及时赶到,我的养猪场就全完了。”因消防效果显著,掇刀区还奖励了巡逻队一辆消防车和机动水泵等设备,这无疑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认可。

  李涛带领队员成功扑灭村内养猪场火情。湖北省文明办供图

  义巡队的多元发展

  村里的独居老人不少,他们是李涛最牵挂的群体。丁店村村支书陈刚介绍,村里有近百名独居老人,李涛带领义巡队,经常上门查看,帮忙抢种抢收,有时还自掏腰包给老人送药送物。有一次,丁店村八组村民马冬冬的父亲因脑卒中摔倒,当时大雪冻雨交加,夜黑路滑,家里又没车。马冬冬慌乱之中拨通了李涛的电话。李涛赶到后,迅速将老人送到15公里外的麻城镇医院。经过十几天的救治,老人转危为安。马冬冬感激地说:“多亏了李涛,要不是他,我父亲可能就没命了。”

  19年来,李涛的手机号从未换过,手机里存着近2000多个号码,每个号码他都能叫出名字。这些号码,都是他的“亲戚”。只要电话一响,他就会立刻冲出门去。2016年10月,村民李德贵因心脏病倒在家门口,接到求助的李涛第一时间赶到,将李德贵送往医院。虽然在麻城高速桥下,老人最终还是在李涛怀中不幸去世。李涛含泪帮李德贵家人料理后事,这份情谊让村民们铭记在心。

  2021年5月,荆门市公安局高新区·掇刀区分局在全区启动“一村一辅警”工作机制。李涛得知消息后,第一时间报名,经考核成为麻城派出所一名驻村辅警。

  如今,李涛带领着义巡队“越管越宽”,包括义务巡逻、矛盾调解、法治宣传、消防灭火、群众救助等。

  农忙季节,李涛撸起袖子,帮助辖区困难群众插秧干农活。湖北省文明办供图

  雷锋精神的延续

  “关键时刻,义巡队帮了我,我要把爱心传承下去。”这是村民杜秀珍6年前加入义巡队时的初衷。如今,她每周都积极参加义巡队的活动。马冬冬今年在家照顾父亲,一有时间就和李涛一起看望独居老人李家杰,还帮老人抢收玉米。在李涛的影响下,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义巡队中来。19年来,“义巡队”风雨无阻地巡逻1400多次,开展政策宣讲200余场,调解问题矛盾310余起,帮助村民应急解难300余次,帮助周边20多个村庄共扑灭各类火灾43起。

  如今,义巡队队员增至百余人,守护范围覆盖麻城镇雷集片区8个村,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。麻城镇21个村均组建起义务巡逻队,人数达240多人,各村之间相互配合,成为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力量。

  李涛常说:“做一件好事容易,一直做好事难。”但19年来,他却用青春热血、用一件件好事续写着“雷锋日记”。(记者:刘朝灵 通讯员:赵一凡)

2024年第四季度

李涛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

【责任编辑:高晟寒】